本文作者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伊朗歷史研究計劃(Iranian History Initiative)負責人,著有《尼克松、季辛吉與沙阿:冷戰時期的美國與伊朗》(Nixon, Kissinger and the Sha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 in the Cold War)一書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對伊朗的單方面軍事打擊基於這樣一種設想:要麼可以迫使伊朗放棄其核計劃,要麼可以用一個願意聽從以色列和美國要求、放棄核野心的政權取而代之。
現實是,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的任何一個伊朗政權,都不會放棄伊朗的核抱負。事實上,以色列在伊朗與美國的談判還在進行之際襲擊其核設施,反而讓伊朗更急切地想要獲得核威懾力了。
您已閱讀20%(348字),剩餘80%(13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