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

日本加息信號背後的全球資本邏輯與地緣戰略幻象的再生產

劉韡昊:加息不只是國內經濟判斷的函數,更是一個在美元霸權逐步脫錨、人民幣國際化躍進、中美科技競爭的複合格局中做出的政治動作。

2025年春夏之交,日本央行尚未正式宣佈再次加息。然而,一場意義遠超「貨幣微調」的宏觀徵兆早已顯現。這一動向發生在一個標誌性節點之後:2025年春,日本正式結束長達近17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體制,重新將利率工具納入制度性考量。及至6月3日,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公開場合進一步釋放明確信號:一旦經濟與物價呈現可靠增幅態勢,日本央行將考慮再次加息。這一表態雖未轉化爲即時的政策行動,卻已然在資本流動、匯率博弈與「國家理性」的結構性張力中激起了不對稱共振。

此一技術性表態所引發的效應早已脫離其字面涵義,成爲一種橫跨金融、地緣、文明政治邊界的結構性信號。這一加息信號的釋放,並非單純的「技術預告」或「情緒管理」,而更像是一種來自全球資本體系邊緣節點的制度性修辭,一種關於全球秩序、貨幣主權與經濟劇場位置重新定義的無聲宣告。對於全球資本體系而言,日本央行所釋放的加息預期不只是利率軌道發生轉變的預示,更像是一種制度姿態的重設,是對全球金融秩序「默契劇本」深層語義結構的一次象徵性干擾。在這個意義上,即便尚未進入加息週期,日本央行的話語本身就已成爲一種被市場讀取、被政策解構、被地緣戰略敘事所拼貼的「前加息語言」。

一、貨幣語言的異化與制度話語的修辭滑移

您已閱讀15%(520字),剩餘85%(29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