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2025年4月9日,美國以變體化的「膽小鬼博弈」模式對絕大多數經濟體單向加徵的「對等關稅」正式生效,金融市場在一週內劇烈波動。截至4月11日,中國面臨高達145%的關稅稅率,其餘大部分經濟體對等關稅稅率暫時維持在10%,也令美國進口商品平均關稅稅率創下20世紀以來的極值。較之於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多就雙邊貿易發起的摩擦,對徵稅對象無差別的泛化是本輪貿易戰的表象。
筆者認爲,更深層次動因是當前川普的行爲已不完全符合「修昔底德陷阱」所描述的大國之爭框架,而變爲用極端化的方式應對(假想的)「達里奧-米蘭-佛格森」難題。現實來看,美國要想兼顧降低債務負擔、製造業迴流、維繫美元主導權面臨內生矛盾,這也意味著關稅作爲川普重要的一張牌只有理想化的狹路,且反噬的端倪已現(如美元指數急速跌破100,30年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5%以上)。
對中國而言,關稅衝擊的烈度不容忽視,應對之策仍在於進一步暢通內循環、供給側反內卷和加快升級、對外合作多元化。在高波動的市場環境中,再平衡投資組合、增加對沖倉位顯得尤爲關鍵。關稅狹路之上,要實現側身而過的場景需要將集體理性轉化爲行動,以及一些運氣。
您已閱讀15%(497字),剩餘85%(27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