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川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新一屆政府在對外政策上的走向迅速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上任首日,川普簽署《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要求對現有經貿體系進行全面審查,並重點聚焦於貿易失衡、不公平競爭、出口管制及匯率與稅收政策等問題。同日,美國政府暫停部分對外援助,釋放出調整對外戰略重心的信號,引發各界對其全球政策方向可能發生變化的討論。2月下旬,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白宮會談因立場分歧未能達成共識,進一步暴露出新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不確定性。隨後,美國在4月初宣佈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徵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的稅率升至34%,令外界更加關注其第二任期內是否會強化對抗式政策傾向。
在此背景下,全球多邊機制面臨新的挑戰,中美關係的走向仍充滿變數。中美雙邊投資持續低迷,科技與人才交流日益受到安全因素影響,地區局勢也面臨更高的敏感度。在全球格局呈現出多極化趨勢的同時,中國的外交策略如何保持穩定與彈性,成爲外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FT中文網採訪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達巍,圍繞中美戰略互動、全球多邊秩序調整、科技合作環境變化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探討中國在複雜國際格局中的政策思路與戰略考量。
您已閱讀9%(508字),剩餘91%(49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