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是曇花一現還是積微成著?——從貝葉斯更新看預期的變化

程實、徐婕:隨著政策透明度提高、制度開放水準增強、市場環境優化,及對外部衝擊尾部風險的有效防範,中國資產估值的穩健回升也將更具持續性和韌性。

在金融市場博弈的過程中,市場預期的瞬時突變看似突然且主觀,實則源於長期的資訊累積與市場主體認知的持續調整。預期變化的本質,是投資者對資產收益機率分佈認知的系統性重構,這種由量變到質變的演化背後隱含著深刻的數理邏輯,是投資者對收益分佈函數的重新感知與重新定位。

2024年以來,中國資產估值的再度提升,正是這一機制的生動詮釋。事實上,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預期的轉變並非簡單依賴於短期事件衝擊,而更多體現爲微小資訊的長期積累與逐步消化過程。這種「積微成著」的演進模式表明,市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變化,實際上早已蘊藏於投資者持續的觀察、思考與認知調整之中。因而,精準有效的政策佈局、恰當的市場引導以及順勢而爲的應變措施,將有助於預期重構的可持續性,併爲經濟長期穩健成長提供支撐。

未來,隨著政策透明度的進一步提高、制度開放水準的持續增強、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以及對外部衝擊尾部風險的有效防範,市場預期將更趨穩定,中國資產估值的穩健回升也將更具持續性和韌性。

您已閱讀12%(419字),剩餘88%(31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