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

想「上桌」的「無底氣」還是「掀桌底氣」——再談澤倫斯基白宮爭論

林原:澤倫斯基很快就看到白宮爭論的後果。他表示準備在川普的「強有力領導下」工作,這也說明他從一開始就沒有開罪川普的底氣。

《聯合早報》2025年3月3日刊登了黃宇翔先生所寫的《澤倫斯基掀桌的歐洲底氣》。該文開頭就寫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錫2月28日在白宮公開對罵」。他們當日確實發生了爭論,其中一些言辭較爲「坦率」,但還沒到「對罵」的程度。

至於爭論的主動方,黃先生提出:「澤倫斯基卻敢於掀桌,開罪川普,綜合分析可知,這源於歐洲諸國近日的加碼支持,使烏克蘭在金援與軍援上不至於空乏,在烏西亦有人力可資調動」。他認爲白宮中發生的爭論,澤倫斯基是主動方,他敢於掀桌。掀桌相當於「撕破臉」,在談判等場合屬於不體面的做法。回顧當日澤倫斯基所言,其實未到掀桌程度,不過言辭上有「考慮欠周」之處,並引發范錫乃至川普「回擊」。就俄烏前線戰局來說,目前主動權大致掌握在俄羅斯一方(尤其在庫爾斯克如此),而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烏克蘭在軍援、人力等方面不「空乏」之說難以成立,令人質疑澤倫斯基是否真有「開罪川普」的「底氣」。

按照該文的看法,澤倫斯基引發「對罵」是爲「營造出烏克蘭被美國欺凌的形象,讓歐盟更容易加碼支持」。然而,歐盟各國領導人如果真依據這樣的邏輯認爲澤倫斯基故意在公開場合引發「美國霸凌」,可能會認爲這屬於有問題的策略,未必會因此「加碼支持」烏克蘭。他們對2月28日白宮爭論的解讀,應該與該文的邏輯不同。另外,澤倫斯基3月4日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當日他在白宮的會談未如預期,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掀桌並開罪川普並不符合澤倫斯基的預期。

您已閱讀28%(616字),剩餘72%(15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