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烏克蘭戰爭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烏克蘭的前途在歐洲自己

曹辛:目前看,美國迫使俄、烏、歐服從其政策目標,成功可能相當大,因爲除非歐洲下定決心實施防衛獨立,否則俄烏兩國的行動空間並不大。

上週,國際輿論幾乎是一股腦地聚焦在川普和普丁圍繞解決俄烏戰爭的通話上。首先是川普和普丁圍繞解決俄烏戰爭進行的一個半小時的通話,以及川普對烏克蘭和歐洲施壓,沒有歐洲和烏克蘭的參與。與此相關的是,美國已經明確要求歐洲自己解決自衛問題,美國不再承擔免費保護歐洲盟友的責任。

上週發生的事件,標誌着美歐關係新時代的開始,但與此同時,也是中美關係新的開始,因爲川普要把國家安全重點轉向亞太地區了,目標只能是中國。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美國對結束俄烏戰爭是做好兩手準備來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的,對俄歐都做好了兩手準備,同時保持著最大的行動空間,即:如果俄羅斯在結束戰爭的問題上不與美國合作,美國不排除派兵支持烏克蘭的可能,而普丁已經很難有力量把戰爭繼續下去;在要求歐洲爲自身防衛出錢或實現防衛獨立的前提下,美國仍然會通過北約這個機構,奉行當年大英帝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對歐洲仍然保持壓倒性的關鍵平衡力量。

甩開歐洲單獨幹

您已閱讀12%(406字),剩餘88%(3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世說辛語

我這一生都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裏闡述的全球化理念的影響,但同時國家利益又是我信奉的另一原則,這兩點成了我的寫作宗旨;而在方法論上,我則信奉「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同時我還廣泛參與中外民間外交活動,這對我的寫作收益頗大。所幸,我的專業又是國際政治,這給了我專業知識的指導。希望讀者和我成爲靈魂上的朋友。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