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警惕AI計劃經濟

盛洪:人工智慧不能替代人類到目前爲止的解決複雜系統問題的傳統作法。川普及馬斯克用人工智慧來處理政府事務的企圖是錯誤的。

DeepSeek 的異軍突起,不僅帶來對AI界的極大衝擊,而且在整個社會掀起了新一輪對AI 的崇拜狂潮。雖然它達到的高度至多是OpenAI的程度,且敏感詞管制和「情商」讓DeepSeek的回答多有迴避和諂媚,還是有不少人即使不是把它視爲真理,也是將其作爲標準答案或權威意見,把它的答案曬在網上,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忽然看見一篇DeepSeek 批判張維迎的文章,攻擊市場原則的普適性,否定市場經濟在改革開放奇蹟中的核心作用(DeepSeek,2025),覺得很恐怖。那些知識分子尚且仰視DeepSeek ,普通民衆豈不更堅信它說的就是正確的。

回顧歷史,每當人類在理性上有所突破以後,就會產生狂妄的想法。他們在簡單系統的科學上取得成就,就幻想「理性地」構建一個作爲複雜系統的經濟體系。人們用「優越的科學理論」否定人類社會幾千年依賴和適用的基本規則(如市場和產權),結果卻適得其反,招致巨大災難。我們經歷過「科學理論」全面壓倒習俗、習慣和傳統的時代,不敢懷疑「正確理論」指導下的計劃會不如市場,結果導致生產效率急劇下降,數億人陷入貧困。極端情況下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大饑荒,即使計劃者向產權和市場做些許讓步,全體國民仍生活的飢飽邊緣。改革開放並不神祕,只是捨棄掉那個對「科學」頂禮膜拜的唯理主義構造論,迴歸習俗、傳統和常識,讓產權作保障,請市場起作用。

前些年移動網路發展取得矚目成果後,又有人聲稱用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實現計劃經濟。這是對先前理性狂妄的一次回聲。在市場化改革取得無可質疑的巨大成就的背景下,這種主張雖然沒有掀起多少波瀾,仍爲更多的政府幹預營造了輿論。近年來,隨著產權安全水準的下降和市場受到干預的增加,大陸中國的經濟正走在長期衰退的道路上。

您已閱讀11%(722字),剩餘89%(6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