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

新的時代,相同的泡沫:被遺忘的歷史教訓

胡斯曼:創新不斷湧現的「新時代」其實只是一個無休止循環的一部分。股市估值達到極端水準之際,投資者應該審視自己的風險偏好。

本文作者是慈善家、投資者和經濟學家

隨著美國股市「勾畫出」史上第三個大投機泡沫的輪廓,投資者對一個新經濟時代的信心已達到極端水準。

在創下歷史新高的幾個估值指標中,有一個指標迄今可靠地衡量了標普500指數(S&P 500)在接下來10到12年的後續回報和潛在損失:美國非金融公司的市值與「總增加值」(即企業在每一個生產階段產生的新增營收)之比。自2022年初以來,這一指標已趕上、現在甚至超過了1929年和2000年的峯值。

您已閱讀13%(210字),剩餘87%(13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