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

香港SPAC上市制度仍未發揮顯著功效

香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高階主管稱,SPAC上市流程過於複雜,阻礙該制度發揮功效。

香港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又稱「空白支票」公司)正在敲定首批併購目標,但企業高階主管警告稱,嚴格的規則正在扼殺這種本應受到鼓勵的冒險行爲。

上個月,香港完成第一筆de-SPAC交易,一家SPAC與新加坡電子商務公司Synagistics合併。

這家SPAC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前總裁陳德霖(Norman Chan)領導。在這筆收購之後,可能還會有另外兩筆SPAC合併上市交易——它們目前正在等待監管機構的最終批准。

您已閱讀11%(211字),剩餘89%(17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