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劍橋大學王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院長,並擔任安聯(Allianz)和Gramercy顧問
競選的本質是:無論政治家的出發點是什麼,他們都會變得更傾向於民粹主義,慷慨承諾大政方針,但在政策細節上含糊不清。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也不例外。但無論誰成爲獲勝者,只有針對影響未來經濟健康狀況的五個領域制定具體措施,纔有機會兌現承諾。
今年的總統候選人發表了許多雄心勃勃的政策聲明。他們甚至在一些問題上意見一致:創造就業、結束通膨、保護本土企業、取消小費課稅和提高住房負擔能力。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還選擇額外減稅、雄心勃勃地放松管制、提高關稅、降低聯邦支出、擴大化石燃料生產和削減環保舉措。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則專注於降低醫療成本並改善其可獲得性,打擊企業哄擡價格,擴大稅收減免,並成立創新基金。
您已閱讀25%(386字),剩餘75%(11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