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加密行業

從傳統支付巨擘的發家史,看PayFi的加密「十字路口」

目前PayFi的概念還不完善,但巨擘並不是一天內長成的,各個支付巨擘在不同時期都會遇到瓶頸,而隨後湧現的後浪就會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法。

"爛、爛、爛到極點。" 在2010年1月的支付寶公司年會上,支付寶的使用者經驗被馬雲嚴詞批評。當時,支付寶用戶數接近3億,淘寶80%的支付依靠支付寶來完成。但在淘寶加大外部獲取用戶力度後,大量進入購物流程的手機用戶因爲支付失敗而流失。

彼時,支付寶通過U盾進行支付的管道和基礎設施已經很完善,2010年,支付寶註冊用戶數突破5.5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額破兆。但當時的手機支付服務並不完善,不僅如此,支付寶也只有在淘寶消費時起到作用,距離現在的「全民級」應用還有差距。

可以說,2010年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修路工具已經完備,但不知道該去向何方。

您已閱讀5%(282字),剩餘95%(4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De Things專欄

DeThings是一家立足於新加坡,覆蓋全球華語區的Web3媒體,成立於2022年,專注於加密貨幣、區塊鏈、Web3領域中的新聞追蹤與報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