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徐瑾經濟人

國際貨幣變革:人民幣能做什麼

徐瑾:中國和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秩序,必然有碰撞,但更多應該融合。人民幣的錨其實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國際化之類應該順水推舟。

每當國際形勢變幻,總有人盤算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國際貨幣體系一大問題,自然是美元獨大。多年前美國人對歐洲人的那句經典臺詞,「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時至今日仍舊縈繞在人們的心頭。爲了打擊美元霸權,新興國家可謂不遺餘力,幾次三番合縱連橫。近日召開的金磚峯會透露,金磚國家BRICSPAY支付系統正式開通,預計將囊括多個國家。很顯然,這一支付體系是希望打造獨立於現有美元體系之外的跨境支付體系,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從貨幣的角度,身爲中國人,自然最關心人民幣。在一個變化時代,在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中,人民幣能發揮什麼作用?

您已閱讀7%(262字),剩餘93%(3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