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FT社評:中國投資者期盼財政刺激

隨著改革的推進和有效宏觀經濟政策的出臺,股票可能成爲中國儲蓄的一個重要歸宿。

上週結束國慶假期回到工作崗位的中國投資者心中只有一件事:股市。在股市開盤20分鐘內,1兆元人民幣(合1410億美元)的股票換手。在當天的價格波動中,收盤時全天成交額達到創紀錄的3.48兆元人民幣。這展示了一種動物精神,這種精神在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了。基準的滬深300指數在過去一週有所回落,但一個月內仍上漲逾20%。

股市的大幅上漲標誌着中國政府取得了部分成功,政府上月出臺的刺激方案引發了股市上漲,突顯出其政策工具箱的持續效力。要想充分發展這波漲勢,政府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堅持到底。首先,他們需要兌現承諾的改革,以促進更好的公司治理,這將支撐一個更穩定、更有吸引力的股市。其次,他們需要解決中國潛在的通縮態勢,這是重要得多的問題。提振股市本身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股價最終取決於企業盈利——而它們有賴於強勁的經濟。

除了降息50個基點外,中國近期的刺激措施還有兩個針對股市的因素。首先是互換便利,初始規模爲5000億元人民幣,允許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股票和債券作爲抵押,從央行換入流動性。第二個是3000億元人民幣的再貸款,將通過銀行向希望回購股票的上市公司提供低息貸款。這些措施讓人想起美聯準(Fed)等央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採取的措施。加起來,它們將爲股市注入大量資金,並證明投資者的一定熱情是合理的。

您已閱讀51%(560字),剩餘49%(5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