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學

不畏權勢的法學家——從哥大校級教授聯想到中國大學官本位等級制(下)

龔刃韌:中國大學最大的特色是官本位基礎上的等級制,全職教師等級繁多、教師包括正教授之間收入貧富懸殊。

三、西方國家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對比

(一)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公立大學的平等原則與社會主義中國大學的官本位等級制

記得2022年在清華大學校園接種新冠疫苗時,發現那裏有幾個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接待「院士」。我看到一位50多歲的「院士」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不經排隊就接種了疫苗,而當時還有許多坐著輪椅或拄著柺杖的退休老教授在排長隊。即使按中華民族本土的尊老傳統,也應讓那些坐著輪椅或拄著柺杖的老人優先接種。所以,那一場景頓時讓我感到,中國大學已把官場上那套腐朽的等級特權制全盤搬進了校園——捧出極少數人享有高官式特權待遇而蔑視絕大多數的教師。然而,如果大學對廣大的教師缺乏應有的和平等的尊重,那麼這樣的大學或許能培養出更多的高官權貴,不可能培養出世界級傑出學者,更不可能成爲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注23)難怪早年(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知名學者資中筠在2011年拒絕了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邀請,她說:「我已經不認同現在的清華了,今年一百週年要給我發請帖,我表示了婉拒,我覺得清華已經面目全非了。」「有點像是『招天下英才而摧毀之』。」(10.8,《資中筠自選集》首發式上的講話),她說是指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的喪失,而轉向趨炎附勢的薰陶。(注24)

您已閱讀8%(515字),剩餘92%(56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