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熟悉的降息,不熟悉的週期

周浩:美降息仍然是眼下最爲時髦的話題,美聯準似乎宣示了自己對通膨的重新控制。在真正降息之後,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可能會更加複雜。

對於市場而言,美聯準即將在9月開啓的降息是值得歡慶的時刻。從某種角度而言,美聯準似乎宣示了自己對通膨的重新控制。但從一個更加長期的角度而言,美聯準是否能夠向市場保證其能夠回到2%的通膨控制目標、並保證其dual mandate(即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的實施,卻仍然存在很大的疑問。

在Jackson Hole的央行年會上,美聯準主席鮑爾在數十分鐘的講話中提及了過去幾年貨幣政策操作的「心路歷程」,似乎在吐槽貨幣政策操作的不易。從一開始的面對疫情大幅寬鬆、到高通膨初期的應對不力,直至過去一年中逐步壓制通膨。鮑爾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一個重大的教訓是,當通膨在疫情後開始抬頭時,美聯準最初判斷通膨是暫時的(transitory),並認爲其主要原因是疫情和地區衝突導致的供應鏈中斷以及勞動力暫時短缺。然而,伴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恢復,服務價格開始顯著的上升,這開始改變了美聯準對於通膨的判斷,並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快速加息進程。直至今年下半年,通膨的表現愈發溫和,勞動力市場也出現了顯著降溫,這也是鮑爾宣稱「time has come」的重要原因。

鮑爾描述了過去數年的不易,也指出了幾個重要的方向:首先,美國勞動力市場呈現出的「降溫」與勞動力供給增加相關,失業率的上升並非因爲企業大規模裁員;第二,穩定通膨預期仍然是重中之重,只有在通膨預期穩定的前提下,美聯準纔有信心更多和更快降息;第三,很多市場人士雖然不看好美國能夠避免衰退,但美聯準的工作重點仍然是實現經濟的軟著陸。這樣的言辭事實上表明美聯準的降息可能是預防式的,同時美聯準希望在防通膨與穩成長之間取得新的平衡。

您已閱讀33%(680字),剩餘67%(13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