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英關係

英國大選,對華政策會否轉向?

青木:工黨影子大臣拉米強調工黨會重新審視對華關係,並且會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奉行競爭、挑戰與合作的「3C」原則。

7月4日,英國全國大選拉開序幕,執政保守黨以及在野工黨、自由民主黨和英國改革黨角逐下議院650個席位。從7點到22點,各選區選民進行投票,按照簡單多數制,獲得最多席位的政黨黨魁將有權出任首相併組建政府。當前民調顯示,在野工黨領先執政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工黨黨魁基爾•斯塔默有望取代里希•蘇納克入主唐寧街十號,可能引發英國政壇的地震。

英國大選前夕,倫敦外國記者協會在皇家海外聯盟俱樂部舉行了兩場媒體見面會,邀請了外交大臣、前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以及工黨影子大臣大衛•拉米,分別向數百家媒體闡述各自的外交主張,筆者也有機會一探兩位「大衛」對華政策的異同,並提前瞭解,工黨未來可能的對華立場。

57歲的大衛•卡麥隆在2016年脫歐公投之後,卸任首相併辭去下議院議員職務,遠離政壇已有七年之久,2023年11月,以上議院議員的身份重出江湖出任外相,也是史上罕有,且卡麥隆的外交政策和首相蘇納克的主張並不一致,之所以放下歧見,再度出山,有臨危受命之意——蘇納剋期望卡麥隆幫助他挽救大選前夕保守黨的頹勢,吸引中間選民。然而,脫歐之後,通膨高企、經濟衰退,政壇動盪、醜聞迭出,非卡麥隆可力挽狂瀾,不久前蘇納克提前離開法國缺席諾曼底登陸80週年紀念儀式,作爲外相的卡麥隆不斷在被媒體質問,爲何不適時給出建議勸阻?蘇納克的領導力,首相和內閣肱骨之間的默契也受到外間質疑。

您已閱讀24%(576字),剩餘76%(18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