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保羅•施拉德的「絕望政治」電影

範力文:施拉德及其作品中既夾帶著當代政治的問題,也藏著解決的線索。如果缺失了施拉德,或許會缺失理解當代電影的一面棱鏡。

1

今年,保羅•施拉德帶著他的新作《噢!加拿大》回到第77屆坎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但首映的反饋並不是太好,這絲毫不讓我意外。施拉德的電影屬於上一個世代,這個時代早就不再歡迎他。對新作的普遍差評是,這是一部老白男生命終末意淫式的惆悵,真誠但ego爆棚,就像薄情公子盧梭晚年寫《懺悔錄》一樣多少有些僞善的味道。

施拉德也無意跟上時髦議題的風潮。2022年,《視與聽》雜誌更新了「有史以來最偉大100部電影」的榜單,女性導演讓娜•迪爾曼的同名電影力壓《公民凱恩》《迷魂記》等高居榜首。施拉德批評這是「扭曲的覺醒文化的產物」,他稱這次評選「就像有人把拇指放在秤上一樣」。

您已閱讀5%(280字),剩餘95%(54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