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書評:阿米塔夫•高希筆下的隱祕鴉片史

阿胡賈:歷史著作《煙與灰》講述了作爲殖民資本主義工具的鴉片是如何被用來擊垮印度、腐蝕中國和支撐起大英帝國的。

約翰•亨利•裏韋特-卡納克爵士(Sir John Henry Rivett-Carnac)的東家爲他安排的住宅在官邸裏算是相當不錯的,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所寫的那樣,是「位於加齊普爾城(Ghazipur)恆河河畔一棟相當富麗的大宅,掩映在漂亮的花園和華美的庭院之中」。大宅內配有一間撞球室,繪畫藏品也是印度首屈一指的。

提供這項優厚福利的東家是貝拿勒斯鴉片局(Benares Opium Agency,貝拿勒斯又名瓦拉納西——譯者注),約翰爵士從1876年開始掌管這家機構。其他福利還包括,在炎熱的夏天,他可以選擇公費帶著家人和手下前往印度山區避暑。11月罌粟開始播種時,約翰爵士就會開始一次盛大的地區巡遊,將打獵、造訪五彩繽紛的巴扎等行程穿插進視察各個鴉片農場的工作中。

在他監督下爲加齊普爾城的鴉片加工廠供貨的赤貧的印度農民可不懂得這些享受。他們被迫種植罌粟,以供應中國市場,並填充英國的國庫。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在《煙與灰》(Smoke and Ashes)一書中指出,實際上,當時的大英帝國變成了一個毒品國家。這部具有啓發性和揭示性的歷史著作講述了作爲殖民資本主義工具的鴉片是如何被用來打擊印度、腐蝕中國和支撐起大英帝國的。

您已閱讀20%(523字),剩餘80%(21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