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China’s excess savings are a danger
中國的過剩儲蓄是一種危險

Beijing must dare to choose radical remedies to deal with them
沃爾夫:隨著房地產繁榮的終結,管理過剩儲蓄已經成爲一項挑戰。中國必須在收入和支出分配上做出決定性轉變。

China is the global savings superpower. In the past, in a fast-growing economy with superb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ts high savings have been a big asset. But they can also cause huge headaches. Today, with the ending of the property boom, managing these savings has become a challen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must dare to choose relatively radical remedies.

中國是全球儲蓄大國。過去,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投資機會絕佳的國家,高儲蓄一直是一項重要優勢。但有時候也會令人非常頭痛。如今,隨著房地產繁榮的終結,管理這些儲蓄已經成爲一項挑戰。中國政府必須敢於選擇相對激進的補救措施。

您已閱讀6%(468字),剩餘94%(71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