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

全球貿易系統亟需大修

福魯哈爾:我們對「比較優勢」的概念存在誤解,這導致我們未能認識到持續的貿易失衡是個問題。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當初就預見到了今天貿易領域出現的麻煩。早在1944年的佈雷頓森林會議上,他就主張全球貿易體系要處理對外貿易中存在順差和存在逆差的國家之間持續存在的失衡,而不能只是制止和處罰一次性的貿易違規行爲。可惜的是,他的主張沒有實現。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3屆部長級會議於週一開幕,我懷疑此次圍繞貿易展開的討論仍將是小規模的、技術性的。這樣的討論忽略了核心問題,即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與順差國之間的長期失衡,在全球範圍內造就的經濟和政治狀況難以爲繼。

這個問題無法靠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來解決,而是需要從結構上徹底改變全球貿易體系。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資深研究員和經濟學家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一篇新論文中對這個觀點進行了論證,該論文基於他與人合著的《貿易戰是階級戰爭》(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一書中的觀點,該書出版於2020年。

您已閱讀21%(439字),剩餘79%(16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