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生成式AI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溝通?

摩爾: 當生成式人工智慧逐漸普及,我們的行爲將出現什麼改變?最終我們可能不會試圖去區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不是。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令人費解的地方之一是,爲什麼它生成的文字如此冗長?一段文字就能解釋清楚的事情,爲什麼ChatGPT給出的答案有十個段落?還有一個問題是,當生成式AI逐漸普及,我們所有人將會有什麼表現?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將變得非常言簡意賅。

AI正在將矽谷與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現實差距拉大到極致。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沒有用過聊天機器人來寫郵件或從事研究。但科技公司認爲,毋庸置疑,我們很快就會這麼做。如果他們說得對,我們溝通的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

轉折點可能在2024年到來。多項將生成式AI融入我們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的計劃已經啓動。谷歌(Google)即將發佈AI模型Gemini,微軟(Microsoft)的AI助理Copilot開售在即。我們可能發現我們身邊被各種提示詞(prompt)包圍了,有記錄會議的,有寫郵件的,有填寫電子表格的。

您已閱讀22%(385字),剩餘78%(13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