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學

人類曾瀕臨滅絕的新理論爲何遭到質疑?

根據一項研究,人類祖先在大約90萬年前曾瀕臨滅絕,只有一千多個繁殖個體勉強存在於世。但這一發現也遭到質疑,可見探尋人類自身的物種故事所面臨的挑戰。

本文作者是科學評論員

雖說是地球上的優勢物種,但我們智人能存在至今完全要歸結於運氣。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說法,我們的祖先在大約90萬年前曾瀕臨滅絕,只有一千多個繁殖個體勉強得以孤獨地存在於世,這樣的時期綿延了10萬餘年。

利用遺傳學分析和電腦建模,經過複雜的演算推導出的人類演化史上這段所謂的「超級瓶頸期」,或許可以解釋化石記錄的缺失(極少的種羣數量只會留下極少的遺蹟)。它與一段氣候變化時期也大致吻合,這段時期發生的氣候變化會極大地削弱我們祖先的存活幾率。種羣數量暴減就會助長近親繁殖,這或許可以進一步解釋爲什麼人類的遺傳多樣性少於其他哺乳動物。

您已閱讀17%(271字),剩餘83%(12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