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舉行的傑克森霍爾經濟研討會(Jackson Hole Economic Symposium)上,央行行長們對通膨不抱任何幻想。他們表示,通膨威脅依然存在,而且全球經濟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使通膨前景變得更復雜。正常情況下,要駁斥後一個論點是相當簡單的,因爲官員們總是抱怨世界在他們任職期間充斥著不同尋常的不確定性。然而在2023年,官員們這麼說有點道理。全球經濟目前正在發生五個重要轉變。
第一種轉變——也是最直接的轉變——是必要的政策調整,即從降低通膨到控制住通膨。美國的價格上漲速度已大幅放緩,歐洲的價格上漲速度也在放緩,但美聯準(Federal Reserve)主席傑伊•鮑爾(Jay Powell)和歐洲央行(ECB)行長克莉絲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都明確表示,現在還遠遠沒到央行官員們可以歡欣鼓舞的時候。
美國國內需求的強勁程度令所有人感到驚訝,如果這一局面在失業率接近歷史低點的同時持續下去,很可能會導致通膨徘徊在過高水準。儘管亞特蘭大聯儲(Atlanta Fed)有關第三季度美國年化成長率有望觸及6%的當前預測幾乎肯定是錯誤的,但美國經濟確實運行得太熱,需要降溫。在歐洲,企業情緒悲觀,但價格(尤其是在度假目的地)以及工資仍在快速上漲,引發漫長滯脹的可能性。
您已閱讀31%(552字),剩餘69%(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