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5G和超級電腦產業政策的批判性比較分析

張鈺函:基於對5G和超級電腦產業政策的深入分析,政策制定者、高科技企業公司管理者、以及關注產業政策和中美關係的人士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啓示?

主流經濟學家曾經嗤之以鼻的產業政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對國家的經濟恢復變得愈加重要。過去5年,在中美大國經貿和科技競爭的大背景下,愈來愈多的國家開始大力加強產業政策的使用,以期在國際角逐中處於不敗之地。這篇文章中所說的產業政策,指的是旨在促進國家內部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廣泛政府政策,包括基礎研究、創新和科學發現的商業化。例如,中國在1980年代推出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推動了中國超級電腦產業的發展,被許多學者歸類爲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設計和麪對美國製裁的迥異表現

當前,中美5G和超級電腦的競爭受到政策制定者、學者和公司的廣泛關注。由於它們對國家經濟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性,中國的5G和超級電腦產業得到了大量的產業政策的支持。

您已閱讀9%(325字),剩餘91%(32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