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反攻後的戰局新變化

葉勝舟:烏軍反攻明顯失利,俄軍試探「反反攻」,美歐烏聯盟的雜音更多而且公開,血腥戰爭將持續更長時間。

烏軍盛傳的反攻從2022年冬磨蹭了半年到2023年夏,直到當地時間(下同)6月4日才啓動,至今已逾七週,不僅俄烏雙方,而且北約和全球媒體都密切關注,戰局因此出現一些新變化。

一、烏軍反攻明顯失利。交戰雙方的戰報皆不可信,爲鼓舞士氣或升官發財,通常誇大己方戰功、誇大敵軍戰損、誇大平民傷害、誇大敵軍殘忍,由於難以覈實,筆者估算時習慣將雙方戰報涉及的傷亡人數相加除2。俄軍大量使用地雷、火炮、壕溝、無人機、武裝直升機協同防禦,烏軍反攻付出沉重代價,僅收回200多平方公里土地和一些沒有戰略價值的村鎮,俄軍四道防線的第一道都未突破。相關各方無論明示還是暗示,均罕見地指向失利。

──俄方。普丁6月24日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通電話時,樂觀說「在前線,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7月16日接受採訪時,稱讚俄軍「表現英勇」,「敵人突破我軍防線的所有企圖……都沒有成功」;7月21日在聯邦安全會議上再次確認,「烏克蘭反攻沒有取得成果」,「烏軍損失慘重,上萬人喪生」;7月23日會見來訪盧卡申科時判斷,烏軍「反攻已經失敗」,損失兵力逾2.6萬。

您已閱讀13%(463字),剩餘87%(31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