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

中國:債權人俱樂部的不速之客

分析人士表示,找到打破債務僵局的正確方法會很難,很多事情將取決於中國的合作。

新興市場上一次面臨重大債務危機是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有影響力的債權人(它們的名字也代表著傳統的外交和金融中心)可以迅速私下聚在一起,就解決方案達成一致。

如今,將更加多樣化的一羣貸款機構聚集在一起已被證明是更加費力的工作。

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成員國大都是在過去主導雙邊貸款的西方國家。但如今他們的貢獻在中國面前相形見絀,中國現在向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提供的貸款超過了所有其他雙邊債權人提供的總和。隨著借款人越來越多地在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由商業銀行組成的倫敦俱樂部(London Club)已經不再重要。

您已閱讀16%(257字),剩餘84%(13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