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在銀行業動盪之際,亞洲市場的穩健性帶來機會

陳敏蘭:全球股票未來回報可能有限,且波動性較高。不過,這增強了優質債券和黃金作爲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的吸引力。

自美聯準開啓四十年來最激進的緊縮週期以來,歐美銀行業在最近幾周出現動盪,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這清楚地表明,快速的加息在無意之中導致了負面後果。但這並不是唯一受到衝擊的板塊:在2022年,成長股和投機型資產(比如與加密貨幣掛鉤的資產)受挫,即使是傳統的60/40股債投資組合也未能倖免。

美聯準和其他國家機構的緊急介入有效遏制了更廣泛的系統性風險,並緩解了市場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可能重演的擔憂。不過,最近的事件使得各國央行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對抗高通膨變得更加艱鉅——政策制定者在遏制價格壓力的同時,還需要維持金融穩定。

您已閱讀15%(264字),剩餘85%(15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