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不念秋絲、夏蟬不見冬雪。不管你有沒有看到,Web3就在你眼前。
30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開始,猿人制作出了最早的石頭器具,進而用這些石器獵殺動物並切肉燒食;2萬年前,中石器時代開始,人類除了爲捕獲獵物而製作的更爲豐富多樣的石器之外,開始出現了用戶滿足精神需求的石制雕刻品、裝飾品;1.4萬年前,以磨製石器爲代表的新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學會了播種植物果實並圈養野生動物,於是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史稱「第一次農業革命」。1萬年前,人類學會製作青銅鋤頭等青銅器,於是開始定居並進行鋤耕,史稱「第二次農業革命」;5000年前,人類學會製作鐵犁並將所圈養的黃牛用作動力來進行犁耕,同時利用水利灌溉技術提高產量,史稱「第三次農業革命」。在漫長的歲月裏所發生的這三次「農業革命」,現在看來平常無奇。
時間線來到9個世紀之前,也就是12世紀。彼時彼刻,歐洲開始出現「圈地運動」,這看似野蠻實則解放生產力的「養喫人」運動一直持續持續到19世紀。隨著人類開始進入航海業務並探索陸地新空間,人類史上MarketCap最高的公司東印度公司誕生。航海業、紡織業、養羊業三個產業一條線,成爲當時「圈地運動」的背景:貴族們把原來租種他們土地的農民趕走、房屋拆掉,空出來的土地做了更爲賺錢的養羊業務。隨著土地的集中,更大更集約的農場、牧場得以成型;大量顛沛流離的農民進入城市,這也爲1830年~1840年發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充沛廉價勞動力。
您已閱讀17%(606字),剩餘83%(29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