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

被央行冷落的有用工具:貨幣供應量

普倫德:在各大央行的工具箱中,貨幣供應量長期以來如同孤兒。這令人遺憾,因爲貨幣供應量在疫情前和疫情中一直在發出重要信號。

在各大央行的工具箱中,貨幣供應量長期以來如同孤兒。這令人遺憾,因爲貨幣供應量在疫情前和疫情中一直在發出重要信號。

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經濟學家發現,衆多國家在2020年的超額貨幣成長率與2020和2021年的平均通膨率之間在統計學和經濟學上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而且,即使你不是死心踏地的貨幣數量說信徒,你也能看到去年美國房價與股市大漲基本上是因爲太多貨幣在追逐太少的資產。

央行忽視貨幣供應量當然是有原因的。上世紀80年代貨幣供應量目標制正當盛行時,在連番石油價格衝擊後通膨率達到了戰後最高水準,央行官員——最引人注目的是美聯準的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極其成功地將通膨降了下來,儘管是以造成嚴重經濟衰退爲代價。之後,貨幣供應量與通膨率之間的關聯減弱。

您已閱讀23%(366字),剩餘77%(12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