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展望

爲什麼經濟前景改善未必是好訊息

沃爾夫:今天有關經濟活動的好訊息對以後的政策和經濟活動未必是好訊息,除非這訊息意味著央行可以更早放鬆貨幣政策。

現在到了放慢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甚至放鬆政策的時候了嗎?日益普遍的觀點認爲,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場的表現顯然表明它認爲保持緊縮貨幣政策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這種觀點甚至可能是對的。但至關重要的是,只有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對貨幣政策走向的這種判斷纔是正確的。經濟越強勁,各國央行就越擔心通膨無法回到2%的穩定水準,因此維持緊縮政策的時間可能就會越長。因此,歸根到底,人們可以同時希望經濟會強勁、政策會放鬆,通膨會消失,但這三種最好情況同時發生遠非可能性最高的結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版(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確實證實了對經濟前景某種程度上更爲樂觀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經濟將成長3.2%,高於2021年至2022年同期的1.9%,但低於2000至2019年間3.8%的平均水準。然而,考慮到各種巨大的衝擊和通膨飆升,這將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誠然,IMF預計同期高收入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僅爲1.1%,美國爲1%,歐元區僅爲0.5%。但預計同期在七國集團(G7)中將只有英國經濟收縮,幅度爲0.5%。報告還將對英國2023年經濟增速的預測下調了0.9個百分點。就當這是「脫歐紅利」之一吧。英國脫歐持續不斷地給我們送大禮。

您已閱讀28%(569字),剩餘72%(14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