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報告

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是科學的現代化

梁巖:無法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並不是缺乏資本,也不是缺乏技術,而是缺乏一整套的政治與法律制度的安排來支持對高階產業形成需求的市場機制。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提出引發了普遍的關注,也引發了一些不同的解讀。那些認爲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與西方現代化完全相反現代化的觀點固然有失偏頗,但是中國的決策者仍然需要注意無論是什麼樣的現代化,都必須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走科學的現代化的道路。筆者以爲,建立一套能夠支持市場對於高階產業產生需求的政治與法律制度的安排,則是中國式現代化所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課題。

對中國式現代化不宜誤讀

二十大的報告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偉大復興,不走西方現代化的老路。一些解讀因此把中國特色現代化解讀爲與西方現代化相反的現代化——西方有的中國就不能有,西方沒有的中國纔能有,這顯然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嚴重誤讀。

您已閱讀12%(312字),剩餘88%(23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