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與前瞻

火幣更名易主:一個時代的結束,又一個時代開始了?

坡縣南希:在FTX廢墟旁,火必能否完成國際化戰略,順利融入TRON生態,並在全新的國際政經和監管環境下,走出一條異於幣圈以往盛衰週期的發展道路?

11月22日新加坡已是深秋,下午空氣仍舊潮熱躁動,位於一片繁忙海濱的康萊德酒店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過客,亦多舊友,在這裏相聚是爲見證曾經是中國第一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火幣的更名發佈會。

火幣九年,從曾經佔據全球比特幣交易半壁江山到遠遷海外、易主更名,不禁令人唏噓。但在整個加密貨幣產業深陷危機的今天,這一境遇遠非最差。

2009年1月誕生的比特幣,在2013年迎來了一輪牛市。當年1月,歐洲深陷債券危機,與傳統債券市場形成巨大反差,比特幣從最初的13美元一枚到年底飆升至1100美元,先驅投資者青睞它的「去中心化」,「專屬所有權」,「總量恆定」的特質。11月,「V神」Vitalik Buterin發佈以太坊白皮書,繼續推動「下一代智慧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爲加密貨幣市場推波助瀾。

您已閱讀9%(345字),剩餘91%(33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