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FT社評:歐洲不應對能源安全感到自滿

歐洲今年冬天或許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境,但明年冬天可能是更大的挑戰。

不久以前,歐洲今冬能源供應的前景還充斥著末日般的預測。現在看來,大範圍停電和實施能源配給的最壞情境也許已經得以避免。天然氣價格已經從8月的歷史峯值大幅下跌。歐盟的天然氣儲備已經達到儲存容量的95%。異常溫暖的秋天對此有所幫助。建立儲備、提高能效和採購替代供應的迅速行動,減輕了對於歐洲可能耗盡能源儲備、家庭和企業難以渡過寒冬的擔憂。但歐洲還未脫離險境。渡過2023年冬天可能是更大的挑戰。

歐洲不能陷入虛假的安全感。據國際能源署(IEA),考慮到從明年春天開始,歐洲可能在補充儲備上遇到困難,到明年這個時候,儲備水準可能只能達到儲存容量的65%。首先,天氣條件可能快速變化,耗盡儲備。可用於重建儲備的俄羅斯天然氣也可能很少或根本沒有。在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今年9月無限期關閉北溪1號(Nord Stream 1)、把出口降至很低之前,俄羅斯天然氣一直是達到儲備目標的重要來源。北溪1號是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

今年迄今,歐盟也用大量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取代了缺失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其中包括來自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儘管進口量很低。其他地方需求減弱使這成爲可能。中國是一個天然氣消耗大國,但新冠防疫封鎖相關的經濟活動放緩暫時抑制了它的需求。如果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反彈,它可能會吸收2023年預期供應成長的一大部分。由於計劃增加的全球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還要幾年才能投入運營,歐洲應該預期爭奪天然氣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您已閱讀54%(625字),剩餘46%(5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