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美國的期中選舉日,全國選民都可以前往投票站點投票,當然也有近四千萬選民提前把選票通過郵寄方式參與了選舉。雖然目前民主黨在衆議院和參議院中都佔有多數席位,但是此次選舉中,參議院 34 個席位和所有 435 個衆議院席位都將進行改選,所以在本次期中選舉中共和黨是否可以成功推動「紅色浪潮」席捲衆議院,時隔4年再次主導衆議院成爲一大看點。此外,還有大量州級和縣區級的行政辦公室人選供選民投票決定,總共有 36 個州和三個地區將展開州長競選。
因此,從九月份開始,電視、報紙、網路的競選廣告轟炸就鋪天蓋地而來,而人口密集的高速路路牌、車輛行駛停靠站、商業中心的花壇等等地區,也都被各種競選的插牌廣告佔據了。部分候選人的鐵桿粉絲還會在家門口的花園草坪上豎起支持的標語,或者在汽車後備箱上貼標籤,從而成爲某位候選人行走的政治廣告機器。
每四年一屆總統選舉中的期中選舉,就像學校的期中考試一樣,在期末大考前測試一下現任總統所在黨的支持率,爲下一任總統選舉預熱和爭奪地盤競賽。而輿論選戰則是其中最爲如火如荼且精彩紛呈的前站大戲。特別是在新聞節奏加快、世事多變的情況,如何應對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和突發事件,在美國社會意識形態撕裂嚴重的背景下,就更爲考驗兩黨公關人員的媒體把控能力了。舉例來說,今年夏天,民主黨還在民調中佔據著明顯的優勢,畢竟上半年的槍擊案和羅訴韋德案的反轉,都讓左翼自由派的民主黨更得人心;然而隨著老百姓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通貨膨脹的進一步加劇,對市場經濟槓桿調控更爲得心應手的共和黨日漸佔了上風,畢竟四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高通膨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波及了所有的階層,對工薪階級的老百姓影響實實在在,因此民主黨要在今日選舉中保持對國會的控制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