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磚國家

金磚國家的幾個側面

王丹:作爲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金磚國家擁有其獨特的優勢,也面臨著某些共同的困境。

金磚國家作爲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擁有其獨特的優勢,也面臨著某些共同的困境。金磚國家這個詞2001年創辦之初只包括四方,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BRIC),南非是後來加進去的(BRICS)。時常有人抱怨這些國家差異太大,其實沒辦法放在同一個類別中。但到現在爲止,五國的經濟成長已經遠遠超出最初的預期。「一帶一路」、金磚銀行等戰略都推進了各國的經貿往來。事實上,恰恰是由於被納入金磚國家的框架下,五個國家的聯繫在過去20年空前加強了。

金磚五國的國際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例,從2005年的11%上升到2021年的19%,其中成長最大的是中國。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在過去五年的年度成長率超過10%,2021年的成長率超過了30%。然而,金磚國家內部的成長有所分化。IMF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和印度的GDP增速均超過了8%,而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都低於5%,而且也低於世界GDP增速的平均水準(6.1%)。2020年,南非外債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最高,達52%,遠超中高收入水準國家的平均值28%。巴西和俄羅斯也超過了平均值,相比之下,中國和印度外債水準都很低。

大起大落的週期

您已閱讀19%(488字),剩餘81%(20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藍色時期

王丹,現任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負責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地緣風險等研究和相關預測。先前,她曾擔任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首席分析師。她從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領域爲產權、宏觀和計量經濟學,之後在中科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方向爲農業。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