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成都

進一步優化成都營商環境的幾點思考

王英良、田雯傑:成都營商環境的構建不僅需要充足的法律要素準備,還需要經營好內外兩種循環,要抓住各類的新經濟業態吸引投資。

今年3月9日,四川省統計局公佈的一份數據分析顯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實現GDP25011.9億元,比上年成長8.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準高0.4個百分點;佔全省的比重爲46.4%,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比重達33.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作爲新一線頭部城市,成都以17716.7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特大城市第一位。成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成都已成爲「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之一。成都創新活力持續迸發,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6000家,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兆元。即使在疫情下的2020年,成都的外貿進出口依然十分亮眼。數據顯示,2020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154.2億元,同比成長22.4%。其中,出口總額4106.8億元,成長23.7%;進口總額3047.4億元,成長20.7%。加工貿易持續成長,以加工貿易方式實現進出口總額5031.6億元,成長25.8%。此外,2020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5491.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在全國綜合保稅區中連續33個月排名第一,逆勢成長26.8%,佔全市的76.8%,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8%。有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人士稱,成都外貿進出口中,高新綜保區佔據大頭,主要是因爲幾個大的龍頭企業如英特爾、富士康、戴爾等都在這裏。整個產業鏈上,進口的材料,封裝好的產品出口量都很大。由此看,成都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也是西部對外出口與吸引外資的高地。

成都的活力源於產業勃興。今年4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2022年一季度四川經濟形勢。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一季度四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39.24億元,同比成長5.3%,全省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良好的開局離不開成都對經濟發展的設計。作爲中國西部產業高地,成都做活了城市經濟外交。之前,爲整合國際創新資源,推動國際頂級科技園區深入合作,成都高新區與矽谷城市羣(都柏林市、山景市、門洛帕克市)及矽谷管理諮詢公司HimGroup集團27日在成都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三方擬合作共建「成都-矽谷科技金融中心」。該項目在成都高新區和矽谷兩地雙向落地,內設三大業務板塊,包括設立「成都-矽谷技術轉移中心」和「成都-矽谷金融服務中心」,以及「成都-矽谷自貿之窗」。比如,HimGroup集團聯合矽谷城市羣注資3000萬美元,在成都高新區成立「成都-矽谷科技金融中心」,同時在矽谷設立1000平方米的科技金融中心。該項目由HimGroup集團提供運營管理、項目配資和諮詢服務,成都高新區、矽谷兩地統一管理。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是少有的探索。

您已閱讀30%(1094字),剩餘70%(25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