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

應對猴痘需回溯歷史

阿胡賈:爲了應對猴痘病毒疫情而普遍接種天花疫苗可能沒有必要,人們無需恐慌,但應該保持警惕,不能自滿。

本文作者是科學評論員

對於一種曾致數百萬人死亡、 讓倖存者因皮膚上的「小痘」或水泡而毀容的疾病,「死亡天使」這個稱呼有種古怪的恬靜感。15世紀,這種疾病被命名爲「天花」(Smallpox),以區別於當時被稱做「大痘病」(great pox)的梅毒。在一場全球疫苗接種運動後,天花於1980年被正式消滅。

現在,一種天花疫苗再次被推出,以應對罕見的猴痘(monkeypox)疫情。猴痘是一種由與天花病毒有相關性的病毒引起的較爲溫和的疾病。截至5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TO)已經記錄了逾250例確診或疑似猴痘病例,這是猴痘高發地西非和中非以外地區暴發的最大規模的猴痘疫情。英國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至5月25日,已有71例確診病例。相比之下,2018年至2021年間,英國總共僅發現7例猴痘病例。

您已閱讀19%(349字),剩餘81%(14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