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國際輿論的焦點之一,就是拜登以中國爲主要博弈目標的亞洲之行。按照拜登的說法,他此行是要來與亞洲相關國家建立「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該框架就是以晶片、半導體爲核心的經濟聯盟。而根據當前美國與中國的博弈關係以及美國的相關法律,這一聯盟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是實行封鎖政策的,因此拜登此行實際上就是對中國高科技的封鎖之旅,目的是把中國排除在全球供應鏈之外。由此,「印太經濟框架」實際上就是一個反華聯盟。
拜登此行的操作路徑是:以韓、日兩國作爲運作和拉攏重點,因爲這兩國都是半導體大國。按照美國的政治目的,其中日本和美國的關係穩定而且堅定,而南韓則不是,在美國看來,因爲對中國市場的巨大依賴,南韓客觀上處於搖擺狀態,因而拜登此行主要是以南韓作爲運作重點。還有一點是,拜登還希望以美、日、韓三國爲重點,吸引部分東盟國家也加入這一聯盟。
現在的問題就是:拜登的此次東亞行能成功嗎?
您已閱讀17%(386字),剩餘83%(18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