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走向綠色?中國政策性銀行在全球能源開發中的角色轉變

斯普林格:2021年中國政策性銀行爲海外能源項目提供的公共融資爲零。如果貸款量回升,資金會向可再生能源傾斜嗎?

中國的政策性銀行長期以來扮演著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項目融資方的角色,但2021年,這些銀行沒有爲海外能源項目提供新的開發性融資,這是本世紀以來的第一次。這是從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中國開發性與政策性銀行全球能源貸款資料庫(China’s Global Energy Finance Database,簡稱「CGEF」)最近更新中獲得的一項驚人發現。這可能代表著中國參與海外能源開發的一個轉折點。

全球能源基礎設施面臨巨大的投資缺口,因此弄清中國未來會爲海外能源開發提供什麼性質的支持具有全球性意義。2021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加大海外低碳能源開發的支持力度。對「一帶一路」倡議而言,政策性銀行貸款減少的背後是否意味著它們將轉而支持世界各地的綠色能源技術?

從國內到全球

您已閱讀14%(392字),剩餘86%(23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