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北韓十天射三彈的動機與朝核結局

曹辛:北韓無疑是想在國際輿論和認知上達成北韓事實擁核的目的。朝核問題最終的結局,則極有可能爲美國所用,最終成爲中國的現實威脅。

上週世界輿論關心的焦點之一,是北韓新年以來十天內三次發射飛彈,其中兩次都在本週的1月11日和14日。

自1月5日以來,北韓十天內射三彈,目的無疑是挑釁國際社會和安理會歷次涉朝核決議,從而在國際輿論和認知上達成北韓事實擁核的目的;而如此頻密的發射頻率和以牙還牙的強硬回應方式,則是因爲當前中美、俄美關係處於低潮,北韓判斷美國不會對北韓採取強力措施回應,因而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迫使美國主動尋求與北韓對話與談判,以解決朝核的相關問題。而朝核問題最終的結局,則極有可能爲美國所用,最終成爲中國的現實威脅。

北韓行爲的動機是什麼?

您已閱讀11%(257字),剩餘89%(21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