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

拜登毫無作爲嗎?

福魯哈爾:在很多人似乎準備放棄對拜登及其議程的任何期待之際,我在此列出三個理由說明我們不應該對拜登總統任期感到絕望。

預算有麻煩。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令人失望。通膨上升。期望接近破滅。這些是拐點,標誌着有關拜登政府的敘事變得越來越負面。即使在他自己的黨內,也有很多人似乎準備放棄對總統及其議程的任何期待。但我不在他們的行列中。因此,在這篇《沼澤筆記》(Swamp Note)中,我列出三個理由說明,那些仍然對拜登總統任期抱有期許的人爲什麼不應該絕望。

首先是20國集團(G20)就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稅達成的協議,該協議由美國、具體而言是美國財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領頭。沒錯,關於如何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智慧財產和數據財富徵稅的具體細節尚待確定,而該協議爲富國起到的作用將會大於它爲較貧窮國家起到的作用。但老實說,它是朝著應對發達國家40年來經濟全球化超前於國家政治的現實邁出的一大步。美國已經帶領一批發達國家爲重新錨定企業財富和地位奠定基礎。這是朝著重建對自由民主制度本身的信任邁出的第一步。它還表明,拜登政府有能力在全球範圍構建聯盟。

拜登政府本週還取得另一項勝利,那就是放寬從川普時代開始對歐盟加徵的鋼鋁關稅。這有利於跨大西洋關係,繼解決空巴(Airbus)-波音(Boeing)糾紛後,再度表明拜登的貿易戰略不只是更有禮貌的川普主義。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關於美國和歐洲應攜手推動對更清潔鋼鐵的需求和制定相關標準的觀點,是對一個事實的認可,即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可能成爲美歐對抗中國重商主義的一種方式。它也是在更大領域(如技術)聯手製定標準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爲數字經濟成立一個不受大型科技公司或專制大國掌控的框架。

您已閱讀51%(683字),剩餘49%(6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