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日前向紐西蘭正式遞交了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申請。此舉引發不同反應和解讀,多數看法認爲北京方面此時提出加入申請,主要是在表達一種政治姿態,因爲北京也清楚,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制度狀況,要達到CPTPP規定的開放水準,還有很大距離,儘管近期不可能被同意加入,但北京要擺出一副爭取加入的態勢,向世界表明,中國不會因各種干擾——包括外部和內部——而停止對外開放的步伐。
中國是在去年12月區域國家達成《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CP)後才由習近平宣佈下一步將謀求參加CPTPP的。先前,中國對CPTPP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認爲,以CPTPP的高水準要求,中國在現階段是無望加入的;另一種是認爲中國應該早日爭取加入CPTPP,這樣美國就無法在經濟上圍堵中國。當然也有民族主義的看法,認爲中國無須加入CPTPP,加入只會破壞中國的經濟自主和黨對經濟的控制。這後一點雖不佔主流,但在中國是否進一步開放的問題上,事實上對北京的決策會起到牽制作用。
儘管中國領導人表達了要加入CPTPP的願望,但北京此時提出申請確實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因爲這似乎步伐有點快,中國不大可能在不足一年裏就滿足了CPTPP的大部分或者主要要求。因此,北京用申請加入作爲一種政治姿態表達就顯得合理。還有一種解釋是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認爲北京要組建一個更大的經濟聯盟,來對沖美國最近和澳洲及英國結成的安全和軍事聯盟(AUKUS)。後者的目的顯然是針對中國在太平洋日益增強的雄心,而北京要從經濟上削弱和打破華盛頓的這種軍事圍堵努力。美國的媒體多持此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