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是否應該對境外高風險地區進行再細分?

李瀚明:從入境陽性率的角度來看,將所有境外地區一概視爲高風險,可能低估了某些國家的疫情。

Delta變種在廣州和深圳先後折騰了廣東省的防疫體系後,這一次在南京撕開了國內入境防疫體系的口子。直到現在,感染者已經突破150人,全國有多個省市區受到波及。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南京機場防疫能力、防疫體系的批評甚多——大家將砲火放在南京在疫情防控中的種種過失上。

但是,廣州和深圳的故事告訴我們,疫情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一班航班上。如果我們無法以系統性的角度對入境疫情的防控工作進行梳理,我們的防疫體系可能在今年冬天被變種病毒徹底撕裂。我今天想探討的,是我們對境外各地疫情的分類梯度和標準問題。

根據衛健委的官方表態,境外除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外,通通計入高風險地區。但我們倘若複查境外輸入傳染源,就會發現高風險地區內部的巨大差異。我們不妨將浦東機場和白雲機場自19日到28日的境外輸入情況做一對比:

您已閱讀16%(347字),剩餘84%(18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