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填補「一帶一路」投融資缺口的舊題新解

程實、王宇哲:伴隨著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結算功能提升,人民幣內生穩定性將爲其進一步發展爲「一帶一路」投融資「錨貨幣」奠定基礎。

【編者按】本文系人民幣證券市場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系列之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大量優質企業標的,但金融市場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也產生了巨大的潛在投融資缺口。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和香港三大交易所發展更加成熟,金融市場的加速開放也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融資管道。伴隨著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結算功能的漸次提升,人民幣展現出的內生穩定性將爲其進一步發展爲「一帶一路」投融資的「錨貨幣」奠定基礎。

未來,若能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優質企業在中國開展人民幣投融資業務,一方面能幫助「一帶一路」經濟體解決企業融資難、匯率波動性大等問題,另一方面將顯著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作爲投融資載體的地位,令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您已閱讀12%(316字),剩餘88%(23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