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每週時事分析:關於當前中國疫苗外交的兩個問題

曹辛:當前中國正在使用的幾種疫苗是否獲得了聯合國的認證和推薦?中國在相關國家推廣和注射國產疫苗是否獲得了相關外國當事國的同意?

本欄目由FT中文網與公衆號「遠見經緯」(原公衆號「經緯遠見」)、中華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

本週的國際輿論,仍然在關注上週在中國福建舉辦的中國與東盟四國和南韓外長的會晤。之所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的疫苗外交已經開始推廣和實施了:一是推廣中國的疫苗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即「在充分保護個人隱私前提下,實現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等資訊的相互驗證,助力安全有序的人員交往」;二是「春苗行動」,即「積極協助和爭取爲海外同胞接種國產或外國疫苗」,在具備條件的國家設立國產疫苗地區接種點,爲周邊國家有需要的同胞提供服務。

但這裏的問題在於:當前中國正在使用的幾種疫苗是否獲得了聯合國的認證和推薦?與此相關的是,中國在相關國家推廣和注射國產疫苗是否獲得了相關外國當事國的同意?這兩個問題決定了中國疫苗外交成功的機率和範圍,這是一切的前提。

您已閱讀14%(360字),剩餘86%(22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