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騰訊

艱難時世下的投資:騰訊對美收購

王英良:騰訊與華納的合作有助於實現兩國跨國公司的優勢互補。在「低政治」領域的合作往往意味著較低的政治風險以及更爲可觀的盈利預期。

2020年10月,長期專注於監測分析中美兩國雙向直接投資的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曾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雙向投資監測報告:大流行時代與政治,美中投資創九年來新低」。該報告羅列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中美兩國雙向直接投資的走向和基本特徵。

報告認爲,雙邊政治摩擦的加劇以及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影響將中美雙向直接投資推向了近十年來一季度的最低水準。報告回顧了中美雙向直接投資最新趨勢,得出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美雙行投資流量跌至九年來新低。2019年末-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美國直接投資因騰訊收購交易而略有反彈。對美投資額從2019年上半年的34億美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47億美元,這主要歸因於騰訊以34億美元收購環球音樂集團10%的股份。可以說,騰訊以一己之力充實了中國對美收購的業績。

直接投資可能實現「技術轉移」,技術是中美近年來較勁的關鍵。川普治下的美國實施了針對中國投資的嚴格限制,這種限制突出地表現在敏感技術以及「軍民兩用技術」領域。在COVID-19的背景下,中國部分收購方大手筆購買美國不良資產,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

您已閱讀21%(484字),剩餘79%(1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