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谷歌

科技巨擘們爲何仍是衆矢之的?

摩爾:在新冠疫情期間賺得盆滿鉢滿的大型科技公司,並未在戰勝疫情方面發揮太大作用,也許這就是爲什麼公衆對科技公司仍然反感。

在一段短暫而美好的時間裏,新冠疫情似乎要爲「科技抵制」(techlash)按下停止鍵。

在危機爆發初期,美國科技公司做出了各種有益的、成熟的決定。在美國加州宣佈居家令之前,Facebook就要求員工離開辦公室。蘋果(Apple)和谷歌(Google)達成了一項罕見合作,以確保智慧型手機可以交換檢測結果和追蹤資訊。Netflix、YouTube和亞馬遜(Amazon)同意降低歐洲的串流媒體影片質量,以緩解網路服務提供商的壓力。

但這些行動引發的溫馨感覺早已消失殆盡。大型科技公司手伸得太長和權力太大的名聲再次突顯出來。最近,由於Facebook決定禁止澳洲用戶分享新聞報導內容,公衆對它們的信任再次受到沉重打擊。在該公司做出這一決定後的幾小時內,#DeleteFacebook(#刪除Facebook)在Twitter成爲熱門話題。

您已閱讀26%(366字),剩餘74%(10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