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不可避免的重創了香港的旅遊市場。去年1-10月訪港旅客人數大跌92.9%。消費旅遊相關行業第三季度失業率急升至11.7%,而該數據還未反應同年10月國泰港龍航空停運裁員以及政府保就業基金完結後的情況。香港旅遊業自身依賴單一市場,「量高低值」的結構問題難以應對疫情後的旅遊生態。
作爲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除GDP的貢獻外,旅遊及相關行業一直是支撐本地就業的重要力量。香港必須著力發展多元化高利潤的旅遊產品。醫療旅遊市場不僅利潤高,更可充分利用香港固有的旅遊與醫療資源,且香港產業鏈集中及擁有高度成熟的資本市場。故應著力發展「量少高值」,吸引新興市場富裕階層的高階醫療旅遊市場。
過去數年,世界各地正在搶灘醫療保健旅遊這塊朝陽行業。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醫療健康相關服務業將成爲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朝陽行業,與休閒旅遊一共將佔全球GDP的22%。其中,中國是海外醫療旅遊的剛需大國。根據中國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於2020年初做的調查發現,中國2019年赴海外就醫人羣中,65%來自高收入的企業家及企業高階主管,美國、英國及日本佔海外就醫市場的99%。毋庸置疑,香港的旅遊資源異常豐富,醫療人才及技術均名列世界前列。香港開放的市場環境能更好的調動國際醫療資源,且憑藉與中國內地的緊密發展,在各國新冠疫情以及中美關係不明朗的前景下,更有絕對優勢吸引中國新富階層赴港就醫旅遊。
您已閱讀32%(599字),剩餘68%(12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