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政府需通過干預加速疫苗生產

厄爾岑:疫苗生產商對擴大生產興趣不大,因爲會遭受經濟損失,但這對社會來說不是最佳方案。這就需要政府提供補貼激勵或直接干預。

本文作者是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y)講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普及的速度太過緩慢,而等待的代價是極爲巨大的。目前的生產和採購計劃意味著,需要兩年時間才能讓世界接近擁有足夠爲所有人接種的疫苗。這對疫苗生產商而言或許是最理想的,但對社會來說不是。我們需要一套「B方案」。

全世界需要100億劑BioNTech/輝瑞(Pfizer)或有效率超過94%的莫德納(Moderna)疫苗,給50億人每人接種兩劑,才足以在全球遏制這種疾病。但這兩款疫苗2021年的目標年產量合計約爲20億劑。鑑於外界對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疑慮,很難對這些疫苗做出判斷。因此,大多數國家只能希望依靠牛津/阿斯特捷利康(Oxford/AstraZeneca)疫苗,這款疫苗也相對便宜,而且易於分發。

您已閱讀24%(373字),剩餘76%(11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